河北新闻网 要闻| 民生| 乡村振兴| 科技| 学院| 体系| 视频•直播| 深度| 县域| 乡风| 说法| 健康| 文旅| 生活| 供求| 电子报
河北农网>>民生>>

阳原:“五子登科”助力防贫减贫

2020-12-01 15:29:11 来源:河北农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阳原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、燕山——太行山特困片区重点扶持县、河北省深度贫困县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阳原县始终坚持脱贫与防贫同步推进,在2019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以后,2020年,把抓好防返贫防致贫作为工作重心,坚持健全防贫“法子”、兜清防贫“底子”、筑牢防贫“网子”、选准防贫“路子”、夯实防贫“根子”,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,为决胜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压实工作责任,健全防贫“法子”

成立县级工作专班。县委主管副书记和县政府主管副县长共同牵头,吸纳县直相关部门参加,建立防贫监测联席会议机制,各部门分工负责,精准瞄准防贫对象共同落实防贫措施。设立了防贫监测办公室,负责统筹协调、预警发布、分析研判、政策落实。各乡镇成立防贫监测工作站,实行党委书记、乡镇长双站长制,负责防贫对象审核,及时处置和上报相关情况。各村设立防贫监测组,由村两委干部、驻村工作队员组成,负责防贫对象的识别认定、防贫风险的上报和帮扶措施的落实。出台相关管理办法。该县先后印发了《关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推进方案》《阳原县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》《阳原县防贫监测预警工作方案》,同时县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,为全县防贫工作提供了“作战图”。建立帮扶指导体系。38名县领导包乡、669名成员的工作队驻村、7018名帮扶责任人包户和2043名网格员访户,坚持常规帮扶与防贫防返同步推进。针对防返贫对象,由原帮扶责任人履行帮扶责任,防致贫对象由乡村统筹安排专人负责。

精准筛查调整,兜清防贫“底子”

明确识别标准。对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年度国家扶贫标准1.5倍左右的已脱贫不稳定户和非建档立卡边缘户,以及因大病、因残、因学、因灾等原因造成返贫风险的,进行全面摸底,符合条件的纳入防贫对象。坚持动态管理,做到应纳应纳,应扶尽扶。防贫对象风险消除且收入持续稳定,及时在系统内标注。规范识别程序。通过农户自主申请、干部走访排查、部门筛查比对三种有效途径发现防贫对象,坚持村级评议、乡镇审核、县级审定的程序认定,随时发现随时纳入。防贫监测办公室审定确定的防贫对象,及时提供给行业部门,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。目前,排查出脱贫不稳定户525户1119人、边缘易致贫户296户638人。经过有效的扶持,已有690户、1442人防贫监测对象标注为风险消除。

落实防贫政策,筑牢防贫“网子”

全面落实基本医疗、教育救助和兜底救助等政策,为防贫对象筑牢政策保障网络。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100%,开展家庭医生签约56457人,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重点人群全覆盖。强化门诊特殊病筛查,及时办理门诊特殊病就医证,及时接受治疗减少医疗费用支出。纳入台账管理的边缘户,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,确保边缘群众不因病致贫。对防返贫监测对象按规定继续享受“三免一助”政策,防贫对象当年参加高考并被院校录取获得一次性救助。对防贫对象中符合低保、特困识别条件的,应及时纳入低保、特困范围。对因病、因学、因灾等生活受到影响,需要临时救助的,要按照程序及时予以救助。县政府与人保财险公司合作设立了防贫保险,充分用足防贫保险政策,累计支付脱贫不稳定户212户、109.63万元,边缘易致贫户219户、117.41万元,进一步筑牢了“安全锁”。

提高农户收入,选准防贫“路子”

依托全县脱贫产业布局,2020年投资2.7亿元,实施“自上而下”资产收益和“自下而上”精准入户项目283个,使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。目前全县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产业二重覆盖率实现了100%,三重及以上覆盖率达到51.8%。围绕京津风沙源治理,实施生态造林工程,通过经济林补助、优先租用贫困户土地、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、增加护林员岗位等措施,提高贫困人口收入。创新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利益联结机制,推广股份合作、订单帮扶、生产托管等做法,让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最大利益。立足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”, 2020年完成转移就业10617人。疫情防控期间,通过临时性公益岗位帮助5097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,为推动农民工返岗复工进程,促进转移输出就业,为144名在京务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5.76万元;为扶贫车间吸纳的贫困劳动力发放生活补助1.83万元。

激发内生动力,扎实防贫“根子”

坚持把防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,深入开展“干部沉下去、群众动起来”主题实践活动,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精气神和激发内生动力。各级干部每周3天下沉乡村,2天机关办公,一线推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,干群互动、合力攻坚。积极推行“四星四户”评选、公益岗位管理、“七位一体”宣传机制,通过评选“四星四户”,致力打造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,为贫困群众树立身边的榜样。通过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制定、统筹考虑公益岗位设置、认领和考核,营造劳动光荣、勤劳致富的鲜明导向,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能力。通过讲习所、大喇叭、小板凳、公示栏、座谈会、明白纸、微信群七大载体,广泛开展宣传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进农村、新时代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进农村。(阳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董桂清)

来源:河北农网
责任编辑:陈小朝

相关新闻

三农要闻

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
民生热线 0311-67563577|  网站办公 0311-67563199

广告合作 0311-67562715|  订报垂询 0311-67562175

投稿邮箱:hbnw2020@163.com

地址: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

法律顾问: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

冀ICP备09047539号-1|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

Copyright 2015-2020 jn.hebnews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

立即打开
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