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城县东伊村郭学江1994年从海军陆战队退役,到私企员工,再到全国优秀农民工、衡水市最美退役军人,一路走来,他始终不忘初心,没有忘记家乡父老;从扶危济困,到投身脱贫攻坚,他勇担社会责任,返乡创业传大爱;他践行“家政扶贫”方略,瞄准“百城千村”目标,近几年,他和他的团队让42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。这些年,郭学江的心血没有白费。对毕业后就业学员实行的逐级、网格化管理获得了“河北省职工管理创新一等奖”、也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高度肯定,2018年10月,他和他的团队德隆培训学校被授予“河北省脱贫攻坚奉献奖”荣誉称号;2018年12月,德隆学校被授予“中国社会组织5A”级民非企业。2014年被阜城县委、县政府评为“感动阜城人物”,2016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“首都见义勇为荣誉市民”,并被国务院授予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荣誉称号,2018年3月当选衡水市人大代表、八一建军节被衡水市委、市政府、衡水军分区命名为最美退役军人,2018年12月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最美农民工。
今年46岁的郭学江,1994年从部队转业复员后到北京昌平区一家保安公司工作。2013年返乡后,他更是难舍爱民情怀,积极创业带富一方百姓,传递大爱,温暖贫困家庭。阜城县有35万人口,610个村庄有很多剩余劳动力,也是远近闻名的劳务输出大县。郭学江经过一番考察后,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,他结合乡情于2013年8月创办了衡水德隆家政服务公司和阜城县德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。
万事开头难。创业初期,郭学江凭借当兵练就的铁胆雄心和吃苦耐劳精神,与县农广校等联合开展农民工培训“阳光工程”,把培养出来的农民工送到全国各地的一些大中城市当家政服务员,让他们个个有钱挣,个个过上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。为了打消农村妇女的疑虑,他和员工们跑遍了阜城县所有村庄,到村委会大院、到学校门口宣传发动,并推出了对贫困户进行免费培训、学成后安置就业、统一交社保等“硬举措”。这样一来,到公司参加培训学习的妇女越来越多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终于,2014年家政服务业的春天到来,郭学江抓住机遇,引进了高级育婴师、保健按摩师、营养师等数十名人才,免费培训月嫂、保姆、养老护理员、育儿嫂等,为那些需要家政服务的用户提供专业贴心服务。近6年来,学校共培训家政服务、育婴、养老护理、农业技术等实用技术学员1万余人,学成后奔赴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等20多个大中城市,凭着一技之长撬开了城市的大门。目前,已在衡水的阜城、武强、饶阳、故城等6个贫困县开展了家政扶贫培训,共开办“月嫂、育婴和养老护理培训班”240余期,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4000多人,安置就业6200人次,服务家庭5300户,成功创业人士36人,劳务输出3600人次。累计帮扶42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,摘帽出列。
郭学江本着“一人学家政,全家都脱贫”的原则,着力建立健全家政扶贫对接工作的长效机制。郭学江带领员工们,以乡镇办事处为根据地,以行政村与社区为主战场,以行政村妇联主任为“参谋”,家政公司负责人为领班,逐村宣传,把家政技能服务的重要性和获得感完整传达给贫困户。先后承办了2016年度和2017年度“阜城县家政技能大赛”和“衡水市首届家政技能大赛”,采取以赛代训形式,激励家政服务员爱岗敬业,不断提高学习业务知识和开展技能训练的主动性。对获奖人员前2名选手给予申请了“衡水金牌工人”荣誉称号,享受衡水市劳模待遇;3名选手给予申请了“衡水能工巧匠”等荣誉称号;2018年10月31日,德隆家政3名家政员在河北省家政技能大赛上获奖,综合成绩全省第一名。
洒下大爱,收获硕果。德隆家政学校的快速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,先后被河北省妇联、省民政厅及国家人社部评定为全省巾帼家政培训输出基地、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。如今,郭学江的德隆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共拥有8家分公司,员工38人,每年培养家政服务人才2000余人。面对一些贫困户,他提供免费培训、免费安置、免费办证等一条龙就业服务。他倡导的“传递大爱”行动实施6年来,已救助孤寡老人20余人,为贫困妇女减免培训费用300余人。今年46岁的贫困户李立敏是阜城县建桥村人,她自幼先天性髋关节错位,行动不便。李立敏婚后育有两子,还要偿还上万元的债务。丈夫在外打工不慎在机床上将手挤残,无法从事繁重劳动,家庭收入减了许多。李立敏参加德隆家政学校培训后凭着一股不认命、不服输、不放弃的精神,很快掌握了护理师应具备的技能,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取得职业能力证书,德隆学校帮助她在县城的一户人家找到了工作。李立敏一家无比激动,逢人便说:“俺家过上好日子,全靠党的好政策,全托郭学江这样的好人啊!”